查看原文
其他

举个栗子,怎样才算是一本好的翻译学词典 | iResearch

范敏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1-03-17

感谢中国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范敏老师来稿,本文在原文基础上有所删节。

《国际翻译学百科全书》是由哈罗尔德 ·基特( Harald Kittel)等世界数十名翻译界名人编撰而成,由德国柏林德古意特( Walter de Gruyter)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在翻译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地位。

其德语名称为U ̈bersetzung. Translation. Traduction.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ur U ̈berset- zungsforschung,法语名称为Encyclope ́dieinter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 sur la traduction , 英 语 名 称 为 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精装本价格约为428欧元, ISBN: 3-11-013708-9。


《国际翻译学百科全书》客观、全面、系统地把翻译研究领域的术语、话题按照衔接、连贯的编排方式进行编排解释,以供翻译理论研究与学习目的,编撰原则符合权威性、正确性、充分性、系统性、客观性、创新性、平衡性等翻译学百科全书的研编标准。该书具有八个特点,这些特点是根据翻译学词典研编标准、翻译学理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以及翻译批评理论的指导下得出的。其中翻译批评的核心思想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运用一定的理论指导,对译作或者译学词典所作的客观、公正、系统与全面地评价。以下八个特点即是秉着以上依据对该翻译学研究百科全书做出客观、公正地评价,尽量避免个人主观臆断。

(1)内容全面。该部翻译学百科全书“首次记录与调查了所有复杂的翻译现象及其实践运作情况,全面、客观地阐述与批判了当前的翻译知识状况与国际研究情况” (p. xxv)。因此,该部译学百科全书不仅盘点整理了当前的翻译知识状况,而且有助于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与国际讨论,并对此有所贡献。导论章节 (一至三章) 讨论了翻译的根本问题,为翻译的历时研究与当前翻译话语研究提供了总的观点,其中包括当今盛行的各种相关学科的话语研究。第四章至第十章主要从语言学、篇章学与交际学的视角讨论了众多翻译的具体问题。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主要从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方法进行了补充。第四部分,从第十六章至第四十章主要讨论了翻译的语内现象与语际现象。在各种一般问题与方法论问题的讨论之后,该部译学百科全书讨论了文化历史语境与国际语境、民族语境与地区语境下翻译的基本问题,以及借助翻译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某些范式与具体事例。最后几章(第四十二章至第四十三章)则对翻译职业形象、当代口笔译者培训及其工作环境做出展望。

2)语用学方法:该翻译学百科全书在研究视角上有别于传统的翻译学词典编撰,它是建立在翻译的语用学视角之上。其研究思路不是从预设的翻译定义或者翻译是什么/ 翻译应该怎样来展开,而是从一种假设出发:假定翻译活动所发生的空间距离,以及不同的翻译概念会注定受到历史、文化与功能的决定,因此都是相对而言的。然而,根据传统与现代翻译研究的主流研究兴趣与研究趋向,两种自然语言各种形式的转换——词汇的传统意义的翻译——应该受到优先重视(p. xxv)

3)新视角:由于翻译学百科全书是文化发展与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产物,因此作为系统收录译学领域的术语与话题的工具书,更能集中反映翻译活动和文化语境之间的互动作用,反映翻译研究的发展轨迹,也可以从侧面见证时代的变迁与文化因素对翻译研究发展的影响。该翻译研究百科全书开拓了许多新的视角,为许多方法论问题探索了新的解决路径。我们能从翻译的历史学——尤其是在翻译与文化史部分——的阐述中找到证据。转向文化史的翻译研究对翻译现象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不仅体现在宏观层次,而且体现在微观层次,与语言语境、学术语境与物质语境密切关联,对翻译过程提出各种要求,并产生译作,而翻译实践的发展也会相应地促进翻译研究的发展。因此,翻译研究所追求的目标可以与那些主要追求文化与历史导向的人文科学相媲美,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化传统、文化交流与文化接受 (p.xxvi)

4)客观判断:在该翻译学百科全书中,不同的研究兴趣、不同的理论视角与具体的研究问题常常意味着“看待研究对象方式的各种变化,至少是在细节问题上”(p. ix) 。换句话说,编者并不是㰀视或者赞扬任何研究方法,而是对翻译研究讨论供多途径分析与多渠道概览。其中,相关学科的大量的事例与理论参考使得该书具有极大的说服力与指导价值。

5)系统结构: 该翻译学百科全书不仅内容系统完整,而且结构也系统有序。译学百科全书词条信息的系统性特征不同于双语词典,主要体现在用户对译学百科全书中词条的理解不应是选择性的,而应是整体性的。换句话说,只有对《国际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中词条释义信息整体把握准确,才能对这一词条彻底理解;而且词条也通常作为译学百科全书系统中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而非个体来看待。此外,词条编写形式的一致性可帮助用户根据所需容易、快速、有选择地查检到他们所需要的翻译信息。例如,以话题“语用学与翻译”为例,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得以展现,构成相关此话题的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第四章“语言学与语篇学视角的翻译:语言学基础”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讨论了翻译的语言学途径的具体特征,既把翻译看作是认知科学,又把翻译看作是描写与规定的方法。第五章“语言学翻译研究的概念、领域与方法”集中讨论了基本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第六章“语言学翻译研究的语言问题与风格问题”从语言学与篇章学层面揭示了翻译的本质问题。第七章“语言学翻译研究的语篇类型”探讨了语篇类型研究的方法、问题与结果及其语言学导向的语篇翻译。该章中所描写的语篇类型主要涉及科技语篇、人文社科语篇、实用与具有劝说功能的语篇,文学散文、诗歌、舞台剧、戏剧、漫画与儿童书籍(其中一些同样的文体现象与语篇类型将在第十一至第十四章中从文学与文化的视角进行研究)。第八章“语言学翻译研究的翻译分析、翻译比较与翻译批评”探讨了基于语言学导向的科技语篇翻译、佛洛伊德翻译与法律语篇翻译的理论假设、概念、方法与目标,并对各种语篇类型进行了分析、对比与批评。

所有的章节与话题都得到了系统的讨论。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语言学翻译研究的概念、领域与方法”的大标题之下:有十五个小标题, 如“语义学与翻译”、“翻译与平行文本:语言学视角”、“远距离语言之间的翻译:以德语与日语为例”。

关于翻译研究的语言学途经话题的每篇文章被分解成了许多微观的话题进行论述,例如,“翻译研究的语用学”、“翻译研究的话语分析”等,这些微观话题又被进一步细分成许多小话题。通过这种途径,“翻译研究的话语分析”又细分成“语篇与话语”、“话语与性别”等许多分支话题进行文章论述。每篇文章都包含参考文献,文章最后都附有名称与主题索引,各个词条释义意义连贯一致。所有这些特征都有助于使该翻译研究百科全书连贯系统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6)词条的平衡选择:该翻译学百科全书所选择的话题不仅涵盖翻译领域本身,而且包括翻译研究领域的相邻学科。各种词条不仅涉及翻译理论,而且涉及各种具体实践问题的翻译方法。同样,该百科全书不仅展现了传统的翻译理论,而且展现了现代的翻译理论。它不仅涉及了欧美各国的情况,而且还讨论了亚、非、澳大利亚等各国的情况。然而,由于篇幅所限,有些话题必须省略,例如“译作赏析”、“学术作品选读介绍”以及“英-汉与汉-英翻译事例”等话题没有涉及。此外,一些不太重要的翻译概念或者受到冷落,或者在其他重要的相关话题之下进行了讨论。例如,这适用于“译者作为美的欣赏的主体”、“翻译行为”等话题。同时,某些话题在不同的章节进行了部分重复性的讨论,但是这种部分的重复对读者是非常有力的。例如,在第1卷话题“语言学翻译研究的语言与风格问题”中,列出了许多互补的分支话题,包括“翻译问题的类型学:语言学视角”、“翻译中的文化特定因素”、以及“翻译中的干扰现象”等,所有这些话题使得该书的整体内容互补而且相对完整。

7)权威引用:翻译学百科全书的互参、近接阅读与参考文献使用是互文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译学百科全书有别于双语词典的重要标志。其中互参、近接阅读与参考文献的权威引用是高质量译学百科全书的重要标志,因此,以下两个问题常常是考察译学百科全书权威性的重要依据,即编者的身份和引用了什么资料。一般说来,编者需要是该翻译研究领域的专家,所引资料需要是选自翻译或相关领域经典作品或者著名期刊的文章论述。该部翻译研究百科全书的每个翻译话题在相应的文章中都进行了深刻、详细与说服力地论述,而该篇文章则是建立在精心挑选的第一手资料与权威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参考文献不仅包括经典作品,而且包括著名经典作品,如尤金·奈达(E. A. Nida)1996年出版的《翻译的科学探索》(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纽伯特( A. Neubert)于1985年出版的《语篇与翻译》(Text and translation霍恩贝 (M.Snell-Hornby) 1988 年出版的《翻译研究综合法》(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贝克(M. Baker) 1992年出版的《换言之:翻译教程(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赫曼斯(T.Hermans)1999年出版的《系统中的翻译:写和系统理论假说》 Translations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atic approaches explained等著作, 以及刊登在国际学术翻译期刊的文章。在参考文献中还有很多文章是学术讨论与学术会议的演讲报告,例如:萨拉·拉维欧萨( Sara Laviosa)的演讲报告“对比语料:翻译实证研究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 Comparable corpora: Towards a corpus linguistics methodology for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ranslation)”该报告首次在19954 19-22日第二届国际马斯特里赫特-罗兹铎“翻译和意义”座谈会之一:马斯特里赫特分会( the Maastricht Session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Maastricht-Lodz DuoColloquium on ‘Translation and Meaning’)上进行了汇报演讲。此外,参考文献包含许多权威的词典,如, 阿瑟与辛普森(R. A. Asher & J. M.Y. Simpson)1994年编撰出版的《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普雷明格与布荣根(A. Preminger&T. V. F. Brogan ) 1993年编撰出版的《新普林斯顿英语韵律百科全书》( The new 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English prosody

8)封面:翻译学百科全书作为经典收㯿的翻译知识工具书,装桢与内容同等重要。因为装桢精美的翻译学百科全书不仅体现了编者的审美水平,而且体现了编者对读者用户的尊重。该书的封面颜色金色特别具有吸引力。金色象征着成熟、高贵、荣誉与幸福,可以使读者渴望了解该百科全书的内容。

《国际翻译学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其理论与系统的阐释,全面与深刻的内容,批判与新的视角,权威与具有信服力的参考文献,毫无疑问使其成为翻译研究领域、语言学领域、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符号学领域、哲学领域、神学领域、交际与媒介研究领域的学者、教师、学生的重要的、有价值的参考用书。

该翻译研究百科全书对口笔译翻译实践者以及对公共图书馆及大型的学术院所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强烈为大家推荐此书。

参考文献:

Baker, M., (Ed.).(1998).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Baker, M. & Saldanha, G., (Eds.). (2009).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原文发表在国际著名 A&HCI 索引期刊: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ology2009 1217卷第4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